首页 关于我们 研究领域 研究中心 新闻动态 媒体报道 学术观点 通知公告 高层论坛 青藏科考 English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栏目名称—正文
 
情暖高原 爱播教育——记青海师范大学原校长史培军
稿件来源:青海日报 发布时间:2023年02月16日 发稿编辑:高科院办公室
 

图片

史培军。青海师范大学供图

图片

常常穿着一件颜色洗淡了的衬衫,脸上布满了高原生活的痕迹,雷厉风行说走就走,所有时间用在了工作中,这是记者初识史培军留有的印象。

 时间的指针拨回到2018年7月,时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的史培军,积极响应国家对口援青号召,参加“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投身青海教育,担任青海师范大学校长。

 组织令下,义无反顾,远赴青海。“这是一名共产党员、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分内之事,我没什么可多说,更没什么可多问的。”带着轻便的行囊,花甲之年的史培军,开启了奉献高原教育的新征程。

“从一名教育学家的角度来说,史校长深知青藏高原教育发展的薄弱之处,这些薄弱之处解决与否关系到高原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初心与使命。对一名地理学家而言,青藏高原是地理学研究的高地,更是我国生态安全屏障,让科研成果服务于生态安全是一名地理学专家的职责担当。”这是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李晓华心目中的史培军。

 四年来,史培军无数次走到教学楼里听课,与一线教师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与学校的教师、科研工作者一同参与、一同研讨,亲手带领大家提升科研创新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四年来,在学校党委的全力支持和史培军的带领下,青海师范大学的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学校全国排名从2018年的525位跃升到2022年的259位,学校跻身地方高校的一流行列,迈上了跨越式发展的快车道。

图片
图片

优化布局

筑起教育丰碑

图片
图片
史培军在野外科考。



 有一名好校长,才会有一所好大学。史培军的到来,让青海师范大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师范类高等院校最核心最本质的工作就是培养高质量师范生,进而推动地方教育高质量发展。”这是史培军常说的话,也是对学校教师寄予的期望。

 2018年之前,青海师范大学的办学定位是应用型综合大学,学校开设了包括师范类在内的很多专业,作为师范大学核心的师范类专业并未出新出彩。

 史培军到任后走访调研座谈,并经省政府同意,对学校的发展作出重新定位,确定为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水平师范大学。

 “青海省近600万人口,每年有数万学生参加高考,但高考录取分数线比相邻省份,特别是比内地发达省份相差很多。师范大学作为教师的母机,培养高质量的师范生是职责所在。”史培军坚信,只要培养出高质量的教师队伍,青海的教育水平就会有所提升。

 史培军从培养教师摇篮的教育学院入手,亲自联点青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从建章立制、学科设置、人才培养等方面,对学院的发展进行全方位指导。同时,调动全校资源,从资金、人才、教学设备等各方面支持教育学院的发展,激发了学院教师干事创业的激情。

 “原先,师范大学的教育学在全国排不上名次,这几年,教育学在校友会的排名达到了30名,这种变化,与史校长的鼓舞与调动全校资源的支持密不可分。”李晓华说。

 成绩有目共睹。2019年,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成为了青海省首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22年上半年,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成为了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从全校层面来说,具有两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的学院并不多。

 2019年,史培军立足高原高海拔、多文化、欠发达的特点,针对教育学院科学研究的方向提出了高原教育的概念,主张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高原智慧教育、高原儿童脑认知等方面开展广泛的科学研究。

 为此,他邀请教育学界专家学者,召开了第一届高原教育高峰论坛,听取专家学者建议意见。至今,高原教育高峰论坛已连续举办了四届,高原教育这一概念已经在国内学术界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2022年,教育学院教师在国家社科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领域分别拿到了国家级课题,教师科研能力和水平迈上了新台阶。

 史培军持续优化调整学校专业布局,9个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专业获得青海省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师范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专业二级认证,3门课程入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实现了17个师范专业“卓越教师培养”项目全覆盖,学校师范教育的主体地位和规模优势得到巩固和发展。

 培养人才的关键在于不断加强学科建设,这也是史培军的聚焦点。短短几年,学校获批历史学、地理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学校学科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新增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外国语言文学等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学科实力进一步提升。

 史培军情系青海基础教育发展,全力推动学校与北京市教委、玉树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首都师范大学四方共建的附属玉树实验学校落成启用,托管机制运行顺畅,开创了高原民族地区现代化基础教育发展新模式,推动基础教育改革迈出了新步伐。

图片

开拓创新

绘制科研蓝图

图片
图片
史培军与高等院校负责人签合作协议。



 史培军有很多“头衔”,他是听党话的好党员,他是满怀深情的好校长,他也是绘制高原科研蓝图的领路人。他关注的焦点是青藏高原地理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其实,史培军来青海师范大学任职前,就始终关注着青藏高原。2017年,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启动,史培军作为科考组专家参与其中。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是由中科院与西藏自治区合作的院地项目,开始,青海省并未参与其中。

 2018年7月,史培军担任校长,走访了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后,坚定了一个想法,青海要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

“青藏高原是地理学科研究的高地,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怎么能没有青海的参与呢?”史培军很诧异。

 他第一时间向省政府有关领导汇报情况,表达青海省一定要参加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的意愿,并积极与中科院协调对接,最终,青海省以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副组长单位参与,青海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超半数教师参与科考项目。

 “科学研究走不到前沿,教学工作就无法走到前沿。”这是史培军经常用来鼓励教师的一句话,他鼓励大家抓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紧抓科学研究,将科学研究的论文写在高原大地。

 “科研的成果最终要体现在服务社会的能力上。”史培军常说:“作为高校教师要主动进位,用科研成果更好服务社会。”

2021年果洛玛多地震、2022年海北门源地震,史培军第一时间带队深入震区,调查搜集一线数据,第一时间形成了《2021年5·22玛多地震灾害损失评估与恢复重建报告》《2022年1·08门源地震快速和综合评估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智力支撑。

 成果不止于此,史培军作为国内环境演变与自然灾害研究领域的一流专家,统筹推进青海应急管理学院筹建,紧扣“生态强省”建设,开展青海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生态资产评估。

史培军认为,青海具有高原的特色和优势,科学研究一定要立足高原,开拓创新,在特色领域科学研究上要起到引领示范作用。

 史培军紧扣国家和青海经济社会发展,聚合高原研究优势,瞄准高原科学领域的前沿研究,经他多方协调和努力,于2018年10月促成了青海省人民政府和北京师范大学共建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简称“高科院”。

 高科院以“汇聚人才智力,服务高原发展”为宗旨,开创性地设立高原教育、高原地理与环境、高原生物、高原历史与文化等九大研究领域,建有5个研究中心、64支科研团队,汇聚500多位省内外专家学者开展系统的科研创新、人才培育和智库咨询工作。

 如今,高科院已与科研院所、高校、政府、国企等37个单位建立战略合作关系,连续四年举办“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打造了在国内外高原科学研究领域声誉显著的学术品牌。

 截至目前,高科院获批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级各类项目12项,牵头完成1项省级重大专项。各科研团队共发表科研论文527篇,其中SCI论文177篇,EI论文37篇,CSCD论文52篇,CSSCI论文43篇,北大核心32篇。出版学术著作45部,多篇智库报告得到省部领导的批示。

图片

筑巢引凤

建强人才队伍

图片

图片




 史培军受命“教育援青”任青海师大校长之后,希望带一支团队共同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做贡献。于是,他动员北京师范大学5个学科的8名教授,通过申请“青海省高端创新人才千人计划”和受聘青海师范大学讲座教授,从2019年4月19日开始了在青海师范大学“筑巢引凤”的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葛岳静教授就是其中之一。2019年4月,葛岳静教授欣然受聘担任青海师大地理科学学院院长,上任后的葛岳静着眼于地理科学学院的现状,瞄准学院学科发展的短板,把引进的四位知名教授安排在教学和学术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的关键岗位,为地理学科的发展蓝图问诊把脉。

回忆到青海师范大学任职的初衷,葛岳静说:“这就是偶然,也是必然,偶然是因为史校长来到青海师范大学任职,需要这样一支团队。必然是作为地理人,都会有一种高原情,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学习和工作,也希望在西北,特别是青藏高原的一段工作经历,能把书本的理论知识带到广阔天地去具身体验。”

 全校首批组团引进的8名知名专家中,地理科学学院拥有“半壁江山”。其中,4名地理学教授以柔性工作方式,各自“承包”1个学科专业,与相关学科负责人协调推进本学科专业的谋篇布局,让更多年轻有为的学者参与学科专业的具体构想,融合老中青三代专家学者的智慧与经验,为学科“升级”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北京师范大学组团式倾力援助下,地理科学学院依靠人才工作引来了更多全天候的“凤”和“凰”。四年间,16名青海省“杰出人才”“领军人才”和紧缺人才落户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17项,这在地方师范大学地理学院中位居前列。

 葛岳静常说:“我深知西部对人才的需求,希望可以倾尽自己的全力,把更多的项目、经验、团队带到青海师范大学,同时,把教师带出去,开阔眼界,提升水平,为青海师范大学增添学术声誉。”

 不仅如此,史培军紧紧抓住“教育援青”历史机遇,不断拓展和丰富对口支援、交流合作的范围和内容,构建了由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兰州大学5所教育部直属高校对口支援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南方科技大学等9所地方高校战略合作共建的新格局。

 四年来,学校选聘对口支援高校9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青海师范大学二级学院院长、省部级重点实验室主任,61人被聘为研究生导师,72人被聘为各类兼职教授,40人入选青海省人才计划,78名专家学者组织或参与高科院科研团队。

 同时,青海师范大学的一批专家也在对口援助高校的相互合作中,快速成长,培养了一批“本土型”优秀专家团队,实现了一流高校与青海师范大学人才培养合作的高位交流、能力提升和资源反哺。

图片

实干担当

凝聚拼搏力量

图片



 “工作上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生活上却要求不高,一个鸡蛋一个馒头就是一顿饭。”青海师范大学教职工眼中的史培军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史培军先后7次参与了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每次十几天,去的地方都是条件艰苦的高海拔地区。总计100多天,行程4万多公里。

 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马永贵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青海师大联络人,史培军参与的七次科考都有马永贵参与。

 马永贵回忆,每次外出科考,他想要帮史培军拎行李时,史培军总是会说,“照顾好其他人”。每天清晨集合时,史培军总是第一个到达车跟前,等待其他人。

2019年初,第一次外出科考结束时,史培军交待当晚就召开科考总结会。晚饭后,包括马永贵在内的所有人员带着小本子参加了总结会。

会上,史培军想要看科考人员写的科考日志,翻开一看,大家的科考日志本上只是写了几页,史培军拿出了自己的科考日志。只见一本科考日志全部写完,日志上清清楚楚标注着日期地点,还画上了山脉垭口的地形地貌图以及海拔及周边环境。

 看到这一幕,马永贵震惊不已,他将史培军的科考日志作为模板,让参加科考的老师和学生学习。

 2022年科考时,马永贵劝史培军不要再去了,但史培军却坚持要去。

“史校长之前做了心脏搭桥手术,我们每天平均要走500多公里,长时间坐在车里,我们怕他身体吃不消。”一路下来,马永贵提心吊胆,但史培军坚持了下来,让他敬佩不已。

 很多时候,史培军忙着顾不上吃饭,其他老师就从食堂打包饭菜送到办公室,中午吃不完的饭菜,史培军又拎回宿舍,就是晚饭。

“有一次,校长要去外省学校走访学科建设的事情,我问校长机票订到什么时候,他说我自己都订好了,早上7点飞。等他要返程时,我再问他订票事宜,他还是说,自己已经订好票了,晚上11点半的飞机。”说起这件事,校办工作人员张付宏记忆犹新。

 时间就是金钱,为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史培军每次从北京返回时,要么乘坐最早的航班、要么乘坐最晚的航班,牺牲休息时间来换取更多的工作时间。

 史培军身上表现出的这种对事业的执着和追求,影响了身边的一大批人。

教育学院院长李晓华说:“捧着一颗奉献心来,不带半根利益草去,史校长点燃了我的激情,提升了我对职业的敬畏感和自信心。”

 地理科学学院副院长周强说:“史校长让我们忙活了起来,让我们从按部就班搞教学的学院占据了青藏高原地理学科研究中的一席之地。”

 ……

如今,史培军虽然卸任青海师范大学校长,但他留下了为追求事业殚精竭虑,缺氧不缺精神的精气神,留下了广阔的思路和发展事业的平台。同时,他也为青海师范大学乃至青海省留下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熠熠生辉的精神财富。


 
 
地址: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学院路青海师范大学 城北校区图书馆
邮编:810008 电话:0971-5191105 传真:0971-5191105 邮箱:chnapss@163.com